聂荣臻的松柏气概

图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聂荣臻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他曾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忠诚党的事业,坚守党的原则,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他心地坦荡、大公无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曾被毛泽东称为。

 

聂荣臻的松柏气概
图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聂荣臻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他曾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忠诚党的事业,坚守党的原则,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他心地坦荡、大公无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曾被毛泽东称为“厚道人”;他简朴持家,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为后人作出表率。聂荣臻80岁时撰联:“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像松柏那样挺拔屹立、威武不屈,保持忠诚正直坚定的品格和为革命奋斗不息的气概,这就是聂荣臻一生的气度和追求。

“树叶训令”暖人心

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临危受命,率3000余人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被党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甘苦与共,是根据地大发展的重要原因。1942年是抗日战争中异常艰苦的一年,老乡们常常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群众和部队都发生了粮荒。入春后,杨树、榆树长出了嫩叶,老百姓就把树叶当成主要的粮食。聂荣臻为让百姓有“粮”吃,颁布“树叶训令”,命令边区所有部队,将村庄周围15公里以内的树叶,全部让给老百姓。边区部队严格执行要求,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

训令下发以后,聂荣臻又专门召集负责给养供应的同志们开会做思想工作。会上,他说:“敌人连续‘扫荡’,部队的给养的确十分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晋察冀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困难。这些天,老乡们三五成群捋树叶、剥树皮,那些被饥饿折磨的孩子,骨瘦如柴的身子顶着一个大脑袋,背井离乡,沿村讨饭。可是,各村庄都闹饥荒,让他们到哪里去讨饭……”聂荣臻鼻子一酸,便说不下去了。好一会,他才继续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在困难时期我们要想方设法减轻人民的负担,部队不仅不能采摘树叶,还要利用战斗间隙,帮助人民搞好生产。军区机关要自己动手,节衣缩食。”

“树叶训令”以布告的形式贴到了村庄周围,老百姓深受感动,一些群众甚至找到军区和边区政府,见到了聂荣臻,恳请他收回训令。

当然,“树叶训令”不仅没有收回,还传达到了晋察冀边区所有部队,要求贯彻落实。在困苦的环境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一致,通过大生产和节粮运动,终于渡过难关。

这一道未收回的训令,成为晋察冀边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休戚与共的真挚体现,是党群、干群关系的优秀典范。

1943年,由于日寇的疯狂“扫荡”和自然灾害,根据地出现了局部灾荒。3月16日,聂荣臻在《晋察冀日报》发表《救济灾难同胞》,要求每个士兵每天节省一定数量的粮食来救济灾民。他说:“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的群众团体是人民自己的组织。我们边区党政军民始终是骨肉一体的,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共艰苦共存亡,决不能分离。”

做工作不怕麻烦

1956年11月,聂荣臻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

当时,很多同志好意提醒聂荣臻:“科学技术工作要与知识分子打交道。知识分子工作太复杂,做起来很麻烦。”聂荣臻却坦然一笑:“建设社会主义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知识分子。过去,想用科学技术改变国家的贫穷面貌没有条件,现在有了条件,为什么不抓?为了祖国的富强,我就是要抓科技工作,我不怕麻烦!”

果然,在以后的工作中,聂荣臻处理过不少麻烦事,每次他都尽心尽力帮助科研人员,还给自己的工作人员立下规矩:“如果科研人员来信,反映他们的工作安排不合适,经了解属实,你们可用我的办公室名义直接写信给他们所在单位,要他们解决。有的解决不了,再报告给我。”有位科研人员工作安排和所学专业不对口,解决起来有困难。最后聂荣臻出马催办,直到解决为止。

三年困难时期,科研人员生活物资奇缺。为了保障科研人员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聂荣臻毅然决定向各大军区求援。物资运到后,他关照国防科委:“这批鱼、肉、大豆、海带等都是专门给科研人员的,其他任何人不得动用。”他还亲自布置、检查分配方案。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聂荣臻还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大协作和科技攻关,他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知识分子。他提倡大胆放手、依靠科研人员,强调科学家的事交给科学家去做,专业领域的事交给专业人士去办,而他自愿担当科技事业发展的“勤务员”,做科研人员的知心人,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他不止一次对科研人员说:“你们只管放手工作,我来做你们的后勤部长。”“只要大家尽了心,用了力气,失败了不要紧,要打气,绝不要泼冷水,更不会追究责任,要坚持下去,吸取经验,反复试验,直到成功为止。”

聂荣臻以“不怕麻烦”的精神抓科技工作,成果丰硕。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没有一个人能沾他的光”

“没有一个人能沾他的光。”这是聂荣臻元帅的亲戚、朋友、秘书对他的评价。

对于自己和家人,聂荣臻要求极严。他生活简朴,不吸烟,不喝酒,不讲究吃穿,不铺张浪费,直到晚年,仍然是老样子。他家里摆设也很随意,客厅里连张字画都没有。家里很多家具是解放初置办的,有些还是战争年代留下的。他自从1949年搬到景山东街的一个老院子住,直到1992年5月14日逝世,43年一直没有搬过家,其间的邻居换了一拨又一拨,组织上也曾要求他搬到条件好些的楼房,都被他拒绝了,这座老院子见证了聂荣臻的艰苦朴素、清正廉洁。

1962年,军委办公厅主任肖向荣向聂荣臻汇报时说:“您的办公室就让您的夫人张瑞华同志回来当主任吧!”没想到聂荣臻语气坚决地说:“不要回来,她一直在地方工作,三十年代就在地方工作,她没有在部队干过事,她到军队能干什么?”又说:“她不懂军事,回来干什么?”就这样,张瑞华一直在中组部工作到退休。

实际上,聂荣臻夫人张瑞华是个老革命,1952年定行政级时,她就是八级干部。但是,直到她1995年去世,仍然是八级干部,半辈子没调过级。聂荣臻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觉得不合适,想向上级反映,聂荣臻批评说:“这是组织上的事情,你们不要管。钱够用就行了,什么级不级的。”

聂荣臻从不允许自家人以权谋私,搞特殊化。比如用车,他不准家里人随便用公家的车。在北京时,夫人张瑞华总是每天一大早就赶公共汽车到中组部上班,还自己带饭。有一次乘车时,太拥挤了,张瑞华被挤下来摔在马路边,额头肿了一个包,可她仍然坚持乘公共汽车。她对女儿说:“你爸爸的车,不该我们坐。我们坐上了,心里也不踏实。”在聂荣臻的教育影响下,一家人都衣着朴素,粗茶淡饭,生活简朴。

对少数高级干部子女违法乱纪的情况,聂荣臻非常反感。他曾建议有关部门:“今后考核干部时,也把他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列为德才表现之一,认真考核。把这一问题看得重些,才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又说:“如果不正之风在家庭里代代相传,那用不了多久,我们民族的精神、党的优良传统都将荡然无存,岂不可虞!”一位对党无限忠诚的老共产党员、老革命家的伟岸形象跃然眼前。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免责声明:版权声明: 本文 聂荣臻的松柏气概 中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元素,版权均为我司独家所有.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http://www.zgrwb.com/htm/people/Meritorious/2024/1226/5143.html , 违反者我司将依法追究责任。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庆祝建军95周年暨抗美援朝老战士联欢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

为您推荐

庆祝建军95周年暨抗美援朝老战士联欢会在京举行

庆祝建军95周年暨抗美援朝老战士联欢会在京举行

7月31日,致敬英雄 不忘初心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暨抗美援朝老战士联欢会在北京举行。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50余人通过现场听讲英雄故事汲取精神力量,激励奋发进取的意志,立足本职工作,为远大目标
“七一勋章”获得者

“七一勋章”获得者

马毛姐,女,汉族,1935年9月生,1954年6月入党,安徽无为人,安徽省原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副经理。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英模的杰出代表,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渡江战役中,年仅14岁参加渡江突击
永远的丰碑:滨州周恩来纪念园2018活动纪实

永远的丰碑:滨州周恩来纪念园2018活动纪实

人民资讯网 讯:2018年滨州周恩来纪念园,接待参观瞻仰群众6000余人,团体参观瞻仰者五十多个,广大人民群众及广大青少年,参加了周恩来纪念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提高了滨州的知名度,取的了良好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丁德刚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丁德刚

丁德刚活动剪影 丁德刚,性别男,1969年生于山东省东营市,自幼爱好书画,1984年毕业于东营 市职业学院,1985年进入华泰集团工作,擅长中国山水画、花鸟画,兼工行书法 。 2013年5月,国画山水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米良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米良

米良,1963年生,河北鹿泉市人,原名米凤鸣,别号施宝斋主、上官米良。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擅长人物、山水及书法,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河北艺术创研中心常务理事,河北省青年书画家协会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余剑宇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余剑宇

余剑宇 活动剪影 余剑宇 博士生导师(国画高研班) 余剑宇(号常乐先生),著名书画艺术家,祖籍四川,现为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紫光阁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缪贵昌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缪贵昌

缪贵昌活动剪影 缪贵昌同志、1963年3月15日出生,广东省东源人,中共党员,是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源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河源市国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河源市源城区光明学校校长。河源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谢永清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谢永清

谢永清活动剪影 谢永清,字翰青,浙江路桥人,大专文化,国家一级书法师。自幼爱好书法,遍临名碑法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秀润和变化。学书四十余年如一日,坚持研习。在学书中,一专多能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杨建军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杨建军

杨建军,字:沉墨,号:秦野鲁人,1965年生。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名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名人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名家联合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一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孙金庭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文化进万家优秀书画家风采展--孙金庭

孙金庭活动剪影 孙金庭,字酉诚,号玉柱,堂号玉禅斋,1957年出生于北京。 现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民族文化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委员、 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