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人物榜 图书出版

趣说时令,解读三伏(二)

头伏有雨,伏伏有雨这样俗谚准不准? 如果它准,头伏下雨这个气象好不好? 如果说好,有何根据这些说法对不对?揭开奥理! 如前所述,今年阳历7月11日是三伏天的入伏。也即一伏的第一天,也叫头伏、初伏、首伏的第一天,也是三伏天的第一天。 因为今年这天全。

“头伏有雨,伏伏有雨”这样俗谚准不准?
“如果它准,头伏下雨”这个气象好不好?
“如果说好,有何根据”这些说法对不对?揭开奥理!
 
如前所述,今年阳历7月11日是“三伏天”的入伏。也即一伏的第一天,也叫头伏、初伏、首伏的第一天,也是“三伏天”的第一天。
因为今年这天全国普遍下了雨,而且连续下了好几天,还有大雨、暴雨、雷电、冰雹,所以引发了人们关注!
人们端出了民间俗语:“头伏有雨,伏伏有雨”。跟着提出了“这个说法准不准?”“如果准,头伏下雨好不好?”“如果好,有什么根据?”进而还探究了其他相关的“俗语、谚语”以及“短伏”“长伏”“母伏”“公伏”。
……
前面说到,“夏至三庚就入伏”,也就是说初伏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
当夏至和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便是10天,“三伏天”就是30天。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便是20天,“三伏天”将有40天。
今年夏至的时间是在公历(阳历)6月21日。从6月21日开始查找“庚日”,数到第三个庚日的时间是7月11日,所以7月11日是今年的“三伏天”的入伏。一伏的第一天,也是“三伏天”的第一天。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开始了。
……
一、“头伏有雨,伏伏有雨”准不准?
我国古代时令、节气、物候是写入了天文历法的,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国古代俗语、谚语、歇后语是民间口头相传的,只能做经验体会。
靠天吃饭的先民只能根据往年的经验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他们通过长期观察,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归纳成一些认知。这不是一种统计科学,而是一种对晴雨冷暖的感受,并通过积累形成了俗语、谚语,口口相传。这是传统文化、物候知识的积淀和传承。
比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是先民对气候的预测,很多时候是准的,也有时候是不准的。但大趋势是很准的,所以人们相信,世代相传。这也说明我们的祖先是很宽厚、睿智的。
古代祖先没有温度表、湿度计、观测仪、分析器等天气预报的手段,只能靠观察自然,积累经验,预测未来,指导农事和生活。更何况,天有不测风云,候有变化多端,别说古代就是现代也很难播报精准,特别是长期预报也有个概率。
……
二、“头伏有雨,伏伏有雨”好不好?
“三伏天”像节气一样,对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三伏天”在过去曾被称为“杂节”。  
民间关于“三伏天”的说法有很多。今天要着重讨论的是 “头伏有雨,伏伏有雨”,好不好。
“头伏有雨,伏伏有雨”。意思是说头伏下雨,到了中伏和末伏,几乎每伏都要下雨,也就是说降水频繁,雨水充沛。
祖先还留下很多俗谚。比如“淋伏头,晒伏尾”“三伏雨三场,五谷才进仓”“头伏连天阴,平地出黄金”等。还有“伏里有雨,囤里有米”“伏里多雨,囤里多米”……都是说伏天有雨的好处。
对城市人说,下雨、频繁下雨、连续下雨,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影响出行,感觉不好!但是夏季热情似火,“三伏天”高温闷热,酷暑难耐,若是阴天下雨,小雨连绵,大雨瓢泼,人们就会享受些许凉爽,缓解暑热,岂不是好事。
对农村人说,降雨频繁更是一件好事。夏至后是南北农民最为忙碌的时节。此时正是农民抓紧时间夏播作物,小暑后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到了三伏天时,夏播的作物已经进入到快速生长阶段,迫切需要供水。
……
南方早稻进入灌浆结实期,中稻处于幼苗生长期,农民最怕的高温干旱天气会导致早稻不育、中稻分蘖受抑、水稻减产,甚至产生“热害”。农民最喜的就是下雨。
北方高温会缩短玉米生育期,导致多重影响,后期玉米产量及质量降低。但若伏天雨水充沛,这些现象不仅不会出现,而且呈现五谷丰登的大好年景。
伏天有雨对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对瓜果、蔬菜,对森林、绿地都有好处。(当然,雨多成患,暴雨成灾,另当别论)
……
民间还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说法。对农民而言,农历五月(阳历6月)干旱天气和农历六月(阳历7月8月)连续阴雨天气,是庄稼大丰收的象征。
农历五月,正是夏收作物的成熟季,现在有了收割机,夏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过去夏收全靠人力,需要大半个月才能完成,这段时间(如小麦成熟、收获、晾晒、归仓)最需要晴朗、干旱的天气。
农历六月,夏播的农作物已经开始生长,此时的农作物除了对养分的需求加大以外,对水分的需求也要增加,所以六月降雨天气频繁,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的长势好才会收成好。
这都充分肯定了“三伏天”有雨的好处。
……
三、“头伏有雨”也有一些相反的说法
比如“头伏漏、干死豆”“漏”是说下雨,“豆”是指黄豆。这句话的意思是:进入头伏下雨,后期会出严重干旱,黄豆(非常喜水)会干死,颗粒无收。这就是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地区不同,气候不同,体验不同,农谚不同。
又如“雨打伏头、晒死耕牛”“耕牛”是极耐高温的,入伏的第一天下雨了,整个“三伏天”就会变得炎热和干旱,耕牛也不能抵抗而被晒死。这指我国部分南方地区。与上同理,地域差别。
……
四、“头伏有雨”更多的还是赞扬的多。
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小暑不算热,大暑才真热”“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里多雨,囤里多米”“六月连阴,遍地黄金”…… 
 
足见,头伏下雨”好!而且有根据”。
且听下回分解。详见(三)
“秋老虎”要分公虎、母虎!
“三伏天”也分公伏、母伏?
如果是这样怎么分公母?如何看凉热?揭开奥妙!
专栏作者 张振海
免责声明:版权声明: 本文 趣说时令,解读三伏(二) 中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元素,版权均为我司独家所有.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http://www.zgrwb.com/htm/people/book/2021/0730/4325.html , 违反者我司将依法追究责任。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趣说时令,解读三伏(一)
下一篇:趣说时令,解读三伏(三)

为您推荐

《未医时代》新书出版发行:引领健康养生新纪元

《未医时代》新书出版发行:引领健康养生新纪元

《未医时代》新书出版发行:引领健康养生新纪元 近日,备受瞩目的新书《未医时代》正式出版发行。这本书由未医学创始人柯龙瑞先生所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未医理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应用。柯龙
传统节气·节日·节令·节俗

传统节气·节日·节令·节俗

传统节气 节日 节令 节俗 公历2024年农历甲辰龙年节点早知道 2024年 甲辰龙年 公历3月 农历二月 中国现代节日 妇女节2024年03月08日 农历甲辰年正月 (小) 廿八 植树节2024年03月12日农历甲辰年
传统节气·节日·节令·节俗

传统节气·节日·节令·节俗

传统节气 节日 节令 节俗 公历2024年农历甲辰龙年节点早知道 2024年 甲辰龙年 公历2月 农历一月 中国现代节日 京汉铁路罢工纪念日 2024年02月07日 农历癸卯年腊月 (大) 廿八 中国传统节气 立春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大寒 2024年01月20日16:29:20 节气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四个,冬季的第六个。也是二十四节气和冬季的最后一个。每年阳(公)历的1月20日前后交节,太阳到达黄经300即是。四大四小之一。去
中华诗词长阳馆开展图书业务管理和诗词发展研讨会

中华诗词长阳馆开展图书业务管理和诗词发展研讨会

2023年12月12日,中华诗词学会举行向 中华诗词 长阳图书馆 赠书仪式。出席仪式的有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存寿、办公室主任秦军,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工委会主任张延扬、副秘书长王北生, 中华诗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小寒 2024年1月06日04:49:09 节气 小寒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三个,冬季的第五个。每年阳(公)历的1月6日前后交节,太阳到达黄经285即是。四大、四小之一。前年去年是1月5日,今年是1月6日。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冬至 202 3 年12月22日11:27:09 节气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冬季的第四个。每年阳(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交节,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即是。两分、两至之一。去年、今年都是12月22日。 《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大雪 202 3 年 12月07日17:32:44 节气 大雪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一个,冬季的第三个。每年阳(公)历的12月7日前后交节,太阳到达黄经255度即是。四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小雪 202 3 年 11月22日 22:02:29 节气 小雪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个,冬季的第二个。每年阳(公)历的11月22日前后交节,太阳到达黄经240即是。去年、今年都是11月22日。四
关于入编《中国文化进万家2024甲辰年日历(年鉴)》的通知

关于入编《中国文化进万家2024甲辰年日历(年鉴)》的通知

关于入编 《 中国文化进万家202 4甲辰 年日历 (年鉴)》 的通知 尊敬的老师: 中国文化进万家精品日历连续出版八年以来,深受大家喜爱,引起了广大艺术家、收藏家、企业家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返回顶部